一治小儿发热痘出。阳明病脉迟汗出多,微恶寒者,表未解也,可发汗。
久之,法活圆通,理精艺熟,头头是道,随拈二三味,皆是妙法奇方。收纳则阳不外越,而身热自己。
按经来淋漓不断一证,有元气太虚,统摄失职者;有因冲任伏热,迫血妄行者。阳旺极,则凡血伤,凡血伤,则真阴真气,亦与之俱伤,皆能令人死。
今人于春令偶感外邪,发热,身疼,口渴饮冷,汗出谵语,便闭,恶热等情。其所以致吐泻者,皆由太阳气化失运。
故曰:一粒粟藏大千世界,即此之谓也。知运动所养在周身,可知后天非仅在脾胃也。
病之不当服,参、芪、鹿茸、枸杞,都是砒霜。但欲寐者,但想卧而不得卧,即不卧之深文[1],故属少阴。